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不如人意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出各种举措,多方面扶持创业就业。
在扶持创业就业的政策工具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也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积极发挥着其实施10年来的一贯作用: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创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环境,鼓励高端人才技术创业,缓解我国高端人才就业压力。
统计显示,10年来,创新基金扶持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并带动地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创业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7年前,这是一家刚刚从科研院所转制成立,仅有十几个人,在行业内不为人知的小企业;7年后,它已成为员工人数近2000人,在国内外拥有31个实验室及41个分支机构,检测服务网络遍及全球的大型跨国集团。
谈起谱尼测试集团的昨天和今天,谱尼测试中心主任宋薇说:“2005年是集团的一个转折。当年7月,谱尼测试集团的‘绿色电子产品质量评价体系’获得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加上中关村管委会的配套资金,谱尼测试集团共获得125万元的支持。”
对于一家起步不久的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无异于雪中送炭。宋薇说:“创新基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还在技术、服务上给予了持续支持。”
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与谱尼测试集团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2006年,该院获得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7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在此后的2年间,该院通过实施技术服务,不仅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创造了较好的社会价值,培训人员共计4000余人次,带动新增就业240余人。
鼓励留学生和大学生创业
10年来,在创新基金的资助下,无数海归和大学生圆了创业梦。正如他们自己所描述的:创新基金已经深深影响到企业的成长、壮大和未来发展。
据统计,10年来,在创新基金已资助企业中,34.2%由硕士以上学位的科技人员创办,其中博士创办的企业近10%;海归创办的企业达到1099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7-2008年,创新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35家。
2001年2月,清华大学的2名学生决定创建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该公司办公地仅有8平方米,资金全部投入研发,基本上没有任何收入。然而,在短短8年的时间内,海兰信共获得创新基金3次青睐。
海兰信董事长申万秋说:“创新基金带给企业的远不止资金,还大大增强了企业持续创新的信心。”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的发展则颇具传奇色彩,从白手起家一步步成为了国际介入医疗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企业。
微创公司在研发人造血管支架系统方面于2000年和2003年2次获得创新基金的支持,很快完成了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的研制,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垄断,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2个创新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共申请了28项专利。
智通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是由留美归国博士团队组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2004年,该公司获得了创新基金72万元支持,在项目执行期内取得了6项发明专利,项目验收后又获得4项发明专利,另有1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中。
在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内,2008年1月成立了一家从事以数字源表为代表的高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开发、生产,同时为多种电子产品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合肥精量恒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骨干是一批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成立不久,该公司的“高精度程控数字源表项目”就获得了创新基金的支持。
国企人员创业热情高涨
以扶持科技人员技术创业为己任的创新基金,同样激发了一批老国企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
2001年8月,杨泽等8名年轻人走出国企,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制造自己的无缝钢管连轧管生产线”为目标开始创业。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和研发的巨大投入,杨泽等人创办的太原通泽重工在起步阶段发展得非常艰辛。
2006年6月,通泽重工的“无缝钢管CTP440Ⅵ穿轧复合机组”项目获得创新基金50万元资助,后地方又配套资助了35万元。
这笔不足百万元的资金对于一家一直在苦苦求索的民营企业来说,意义非同一般。目前,通泽重工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并实现了国产无缝钢管重大技术装备出口零的突破。
10年来,创新基金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激起了全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潮,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技术特长的科技企业家、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专家。
在湖北省,在创新基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各类科技人员领头创办科技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年仅武汉东湖高新区新注册的中小企业就达1100多家。
在创新基金的带动下,吉林省培育造就了一支懂市场、善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一支从单纯科研型转型为科研开发经营型的科技人才队伍,一支对科研开发、企业管理和市场经营有更深理解的科技中介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队伍。
以创业带动就业
10年来,创新基金始终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其支持重点,从资金方面对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促使大批科研人员以技术创业实现就业,并带动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份调查显示,59.9%的企业在得到创新基金支持后增加了10-50人,45.2%的企业职工增长人数在20人以上;创新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工构成主要为研发人员、工程人员、专职销售人员,三者之和占企业总人数的68.1%,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销售人员的比例较高。
另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创新基金资助企业的就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50.88%,其中学历为博士后、博士的人数5748人,占年末就业人员总数的1.28%。
企业职工人数的增长作为创新基金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证实。
广东省对86个创新基金验收项目的统计结果显示,获得创新基金资助后,企业增加就业15770人,增长率为100.7%,其中因项目直接新增就业人数6981人,平均每个项目新增就业人数81人,扩大就业作用非常明显。
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异常艰难时,得到了创新基金100万元的资助,之后又陆续获得95万元扶持。通过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该公司职工人数从10人增长至193人。
在创新基金的帮助下,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由成立时的2人已增加到今天的150人,并凝聚了一支由国内一流人才、德国专家、保加利亚专家共同组成的国际化技术团队。
成立于2005年的苏州中科天马肽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现有研发人员90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15名,而成立初期,该公司仅有30多名员工。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创新基金通过10年的不懈努力,已彰显了其支持创新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创新基金更以自身的强大力量向世人证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创新基金都会努力帮助更多的科技人才实现创业梦想,让更多的高端人才走上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