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在5日举行的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后要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把招录有基层工作经历公务员作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头等大事,充分发挥考录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笔者认为,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是“人才新政”,有三个亮点:
亮点一:打破了身份壁垒“不拘一格降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清代思想家和文学家龚自珍曾在《己亥杂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目前的人才机制还存在着不少身份壁垒,造成人才浪费、流失、无用武之地。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这种“不唯学历、不唯身份”的用人新理念,打破了当今人才机制上的身份壁垒,变在公务员系统内部选人为多个领域、多个层面、不同群体中选人,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体现了一种“英雄莫问出处”的用人理念。
亮点二:对工人农民起了“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就是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它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即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这就为优秀的工人、农民拓展了一条发展的空间,让广大基层群众看到希望,由此工作上有了劲头,政治上有了奔头,这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优化公务员结构,将更为有力的促进人事制度改革。
亮点三:对公务员队伍起了 “鲶鱼效应”。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政之要在得人。“鲶鱼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一只队伍无竞争,会产生“惰性”,滋生“推拖懒”等不良问题。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扩大了公务员队伍的来源,对原有来源形成了竞争挑战,为公务员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有助于发挥“鲶鱼效应”,释放强烈“刺激”信号,激活了公务员队伍“一塘水”,有利于逐步构建积极的公务员队伍生态。同时,有利激发各行各业的人才力争上游,形成一种人才的“海潮效应”,进而盘活人才这个第一资源。